您好 欢迎光临三空李氏正骨堂网官方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wap版 | APP下载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骨科动态 骨科疾病 中医骨科 骨科保健 专家介绍 特色治疗 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
帐号: 密码: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特色治疗 >> 阅读文章

风湿类风湿

2013-05-20 15:13:44 来源:三空李氏正骨堂网 作者:管理员 浏览:6411
内容提要:受风、寒而引发病症
人体感受风、寒、湿邪而致身痛或身重、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的疾病。见《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

受风、寒而引发病症

人体感受风、寒、湿邪而致身痛或身重、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的疾病。见《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风湿所致的多种病症

《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风湿者,是风气与湿气共伤于人也。其状令人懈惰,精神昏愦,若经久,亦令人四肢缓纵不随,入藏则喑哑,口舌不收;或脚痹弱,变成脚气。”
风湿病包括的疾病甚多,它是指一大类目前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研究清楚,以损害滑膜、软骨、骨、关节、肌肉、韧带等为主,且可侵犯多个系统的全身性疾病。过去曾狭义地称之为“腋原病”、“结缔组织病”,公元前4世纪,《希波克拉底全集》有关人体解剖一文中认为:人体的体液由于湿冷而下注于四肢、内脏引起疾病,即为风湿。

《黄帝内经》所称为痹

我国《黄帝内经》(公元前5世纪)也把风寒湿三气杂合称为痹。因为风湿病大多累及关节而引起疼痛,所以风湿一词一直沿用至今。在现代医学概念中风湿病是风湿性疾病的简称,泛指影响骨、关节、肌肉及其周围软组织,如滑囊、肌腱筋膜、血管、神经等一大组疾病。

疾病分类

自身免疫性风湿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就属此类)
内分泌—代谢性风湿病(如痛风)
感染性风湿病(如结核性关节炎)
退行性风湿病(如骨质增生性关节炎)
遗传性风湿病(如褐黄病)
以及其他以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疾病描述

风湿在医学上是指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风湿性疾病则指一大类病因各不相同但共同点为累及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包括肌、韧带滑囊、筋膜的疾病。关节病变有疼痛外尚伴有肿胀和活动障碍,呈发作与缓解交替的慢性病程。由于患者的血液循环不通畅,导致肌肉或者组织所需要的营养无法通过血液循环来输送,致使患者肌肉缺少营养而加速老化变得僵硬,严重的会导致患者肌肉和血管萎缩,部分患者且可出现关节致残和内脏功能衰竭。

风湿分类

目前对风湿性疾病的分类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风湿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就属此类)、内分泌—代谢性风湿病(如痛风)、感染性风湿病(如结核性关节炎)、退行性风湿病(如骨质增生性关节炎)、遗传性风湿病(如褐黄病)以及其他以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风湿病涉及的范围很广,与临床各科几乎都有关系,如内科、骨科皮肤科口腔科眼科、放射科等,同时还是临床免疫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湿病与基础医学中的免疫学的关系最为密切。现在对风湿病的研究手段除经典的方法外,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中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手段已较广泛应用,基因水平的研究工作已经开展,这些预示着风湿病中某些疑难问题将会有某些突破。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以全身关节炎症改变为主的疼痛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时间可以几天、几周或几个月,并带有不同程度的活动性,往往累及终生,形成长期病痛,也有仅因关节组织的肿胀和扩展,只有关节运动时才发生局部疼痛。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早期往往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疲劳、饮食不振、周身不适、关节疼痛等,严重者肢体麻木可同时伴有贫血。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病变,关节病常为对称性,累及小关节,以手的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足的庶趾关节最为常见,严重波及肘、肩踝、膝等大关节和脊关节。晚期病人主要为关节脱位、半脱位、畸形改变、活动严重障碍,病人生活不能自理等。

症状体征

关节表现的特点

(一)关节疼痛。
(二)晨僵 患者晨起或休息较长时间后,关节呈胶粘样僵硬感,活动后方能缓解或消失。晨僵在类风湿关节炎中最为突出,可以持续数小时,在其他关节炎则持续时间较短。
(三)关节肿胀和压痛 往往出现在有疼痛的关节,是滑膜炎或周围软组织炎的体征,其程度因炎症轻重不同而异。可由关节腔积液或滑膜肥厚所致。骨性增生性肥大则多见於骨性关节炎。
(四)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 指关节丧失其正常的外形和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如膝不能完全伸直,手的掌指关节有尺侧偏斜,关节半脱位等。这些改变都与软骨和骨遭破坏有关。在类风湿关节炎常见。

系统症状的特点

要抓住关节外其他系统受损的表现以助诊断。如颊部蝶形皮疹、蛋白尿提示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皮疹提示银屑病性关节炎,大量龋齿提示干燥综合症
患者发病年龄、性别亦对诊断有一定帮助,如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青年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多见于育龄妇女,痛风多见于中年男性,骨性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者。

急性风湿病的症状

①发热:可有高热、中等度发热或低热,常伴有多汗症状。
②关节炎:典型的表现为游走性关节炎,常影响膝、踝、肩、肘等大关节,局部可有红、热、肿、痛。红肿消退后,不留永久病变,关节功能可完全恢复。不典型者仅有关节酸痛。
③心脏炎:心脏炎包括心肌炎、心内膜炎及心包炎,症状轻重不一,可出现心悸、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甚至不能平卧等症状。检查时可发现心脏扩大,第一心音减弱,心尖区可听到收缩期或舒张期杂音。心包炎可有心前区疼痛,并在心前区可听到心包摩擦音。
④皮肤损害:出现环形红斑,见于躯干或四肢近端,呈不规则圆圈状,周围红,中央淡,在1-2天内消失,可反复出现。皮下小结见于关节附近的长骨隆起处,分布对称,在皮下隆起,活动不粘连,数量不等。按之有痛感,常在几星期内消失。
⑤舞蹈病:发作时肌肉出现不自主、不协调、无目的性的运动,常见于女孩,为风湿病的脑部症状。
此外,急性风湿病还可表现为血沉增快,抗链球菌溶血素“O”增高,血清粘蛋白增高,血白细胞轻度增高。

疾病病因

根据本类疾病的病因的不同而分类如下:
一、弥漫性结缔组织
(一)类风湿关节炎
(二)幼年型关节炎 (1)系统性起病,(2)多关节起病,(3)少关节起病。
(三)红斑狼疮 (1)盘状,(2)系统性,(3)药物性。
(四)硬皮病
1、局部型(1)线状,(2)斑状。
2、系统性硬化症(1)弥漫型硬皮病,(2)CREST综合症,(3)化学物(或药物)所致。
3、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与恶性肿瘤相关
4、儿童期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与血管病相关
(七)坏死性血管炎和其他型的血管病变
3、超敏性血管炎(1)血清病,(2)过敏性紫癜,(3)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4)与恶性肿瘤相关,(5)低补体血症性血管炎。
4、肉芽肿性动脉炎(1)Wegener肉芽肿,(2)巨细胞(颞)动脉炎伴或不伴风湿性多肌痛,(3)Takayasu动脉炎
5、Kawasaki病
6、白塞病
1、原发性
2、继发性 与另一结缔组织病相关。
2、其他
(十)其他
1、风湿性多肌痛
2、复发性脂膜炎
4、结节红斑
二、并发脊柱炎的关节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二)Reiter综合症
(三)牛皮癣
(四)炎性肠病关节炎
(一)原发性 (1)周围性 (2)脊柱。
(二)继发性 (1)先天性 (2)代谢性 (3)外伤性 (4)其他关节病。
四、感染
(一)直接 因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螺旋体引起。
(二)反应性 (1)细菌性 风湿热、亚急性感染性新内膜炎、痢疾后,(2)病毒性,(3)疫苗后,(4)其他。
五、代谢和内分泌病
(一)与晶体相关
1、尿酸钠(痛风)
2、焦磷酸钙(假痛风、软骨钙化病)
3、碱性磷酸钙(磷灰石)
(二)其他生化异常
1、淀粉样变 原发性、继发性。
2、血管病
3、其他先天性病 Marfan综合症、Ehlers-Danlos综合症、成骨不全。
5、免疫缺陷病 丙球蛋白血症,lgA缺乏症,补体缺乏症。
1、先天性多关节弯曲
2、过动综合症
3、进行性骨化肌炎
六、肿瘤性
(一)原发性 滑膜瘤、滑膜肉瘤。
(二)继发性 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瘤。
七、神经血管病
(二)神经性关节病
(三)压迫性神经病变
2、神经根受压
3、脊髓狭窄
(五)交感神经反射性萎缩
(六)其他 雷诺现象(病)
八、骨与软骨病变
(一)骨质疏松 全身性、局限性
(二)骨软化
(三)肥大性骨关节病
(四)弥漫性原发性骨肥厚
(五)骨炎
(七)肋软骨炎
(八)其他
九、非关节性风湿病
(一)关节周围病变 滑囊炎、肌腱病、附着端炎、囊肿。
(二)椎间盘病变
(三)原发性下背痛
(四)其他
1、纤维肌痛、纤维织炎
2、精神性风湿病
3、局部性痛
4、游走性
十、其他具关节症状的疾病
(一)周期性风湿病
(二)间歇性关节积液
(三)药物致风湿综合症
(四)其他 慢性活动性肝炎、多中心性单核-巨噬细胞增多症、外伤等。
从上述分类可以看出其中一部分是继发于病因较明确的疾病,如肿瘤、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感染等。在内科工作中最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为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诊断检查

(一)自身抗体 在风湿性疾病的范围内应用于临床的自身抗体分以下四类:抗核抗谱、类风湿因子、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抗磷脂抗体。对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诊断有很多的作用。
2、类风湿因子 除出现在类风湿关节炎外,尚见于其他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硬化等。
3、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以常人中性粒细胞为底物按所见荧光的图型,分为C-ANCA(胞浆型)和P-ANCA(核周型)、其他各自的抗原为胞浆内的丝氨酸蛋白酶和骨氧化酶。本抗体对血管炎的诊断极有帮助,且不同的ANCA抗原提示不同的血管炎,如C-ANCA主要出现在Wegener肉芽肿、Churg-Strauss综合症,P-ANCA则见于显微镜下结节性多动脉炎,新月形肾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4、抗磷脂抗体 临床上应用的有抗磷脂抗体和狼疮抗凝物两种测定方法。本抗体出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种自身免疫病。抗磷脂综合症是指临床表现有动脉或静脉栓塞血小板减少、习惯性流产并伴有抗心磷脂抗体和(或)狼疮抗凝物者,除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外也可以是原发性的。
(二)滑液检查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关节滑膜炎症。特别是在滑液中找到尿酸盐结晶或滑膜细菌培养阳性则分别有助于痛风或化脓性关节炎的确诊。
(三)关节影像检查 X线检查有助于关节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亦能随访了解关节病变的演变。是目前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其他尚有关节CT、MRI、同为素等检查。
(四)病理 活组织检查所见的病理改变如狼疮带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结节对类风湿关节炎、唇腺炎对干燥综症、关节滑膜病变对不同病因所致的关节炎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类风湿因子检测
1、如果检测类风湿因子的滴度较高
2、经过两次或者两次以上的检测,结果都是呈阳性
3、进过多种不同的检测方法,检测结果都是呈阳性
4、患者体内的类风湿因子不单有igm型类风湿因子,还有iga、igg、或ige型类风湿因子。
5、患者的类风湿因子会与人及动物igg分子发生反应;
更多
上一篇:肩周炎
下一篇:腰间盘突出

相关文章

2013-05-20 15:14:07
2013-05-20 15:13:59
2013-05-20 15:13:52
2013-05-20 15:13:44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三空正骨堂 三空李氏正骨堂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三空李氏正骨堂网┊http://www.skzg.com.cn┊在线QQ:0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丰州路中段88号、地址二:赛罕区万达广场二期C区七段103号门脸(南门外万达小学南房)
蒙ICP备17004648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828号
技术支持:盛鼎国际传媒